Case / Power / DIY Fan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改裝風扇
-
威剛電競品牌XPG聯手日系Nidec風扇 打造業界第一白金牌電源,穩定高效十年保固 提供玩家更多選擇
全球記憶體模組及快閃記憶體領導品牌──威剛科技旗下電競品牌XPG,推出具備Cybenetics與80 PLUS白金等級認證的全模組化電源供應器 - XPG CYBERCORE。電源供應器內置的風扇採用與Nidec共同打造的XPG VENTO PRO 120 PWM高效能風扇,創新結構設計與日製精工滾珠軸承,運轉時能有效發揮高風壓與低噪的散熱表現,打造業界第一白金電源供應器。 XPG CYBERCORE通過Cybenetics與80 PLUS白金等級認證,於50%負載115Vac情況下,能以高達92.91%的轉換效率提供電源穩定輸出,高於白金認證基準的92%轉換效率,絕佳穩定的效能和高效轉換率可滿足高階系統的市場需求。此外,XPG CYBERCORE搭載XPG VENTO PRO 120 PWM高效能風扇,運轉時能有效發揮高風壓與低噪的散熱表現,且風扇採用Nidec專利靜音結構設計,搭配日系雙滾珠軸承,在嚴峻的60℃高溫下,MTBF (壽命均值) 依然能達到60,000小時的運作,持續穩定散熱。XPG CYBERCORE內建智慧風扇溫控功能,在低負載的狀況下,風扇為零轉速,直到負載達近30%才會啟動轉速散熱,不僅能達到靜音效果,也能延長產品壽命。 XPG CYBERCORE使用全日系105℃電容與DC to DC電路架構設計,能有效降低雜訊,確保電源能充分發揮效能、穩定度及使用壽命的絕佳表現。其電源輸出效能透過先進PMIC(電源管理IC)進行最佳化的監控與調校,有效控制電壓準位、保護機制和電源輸出的穩定性,更搭配交換式Interleaved PFC高電源轉換率設計,功率因數值高達0.99,使電壓輸出不隨電流波動變化,能有效調整負載的輸出電壓,進而提升電源供應器的整體效能。XPG CYBERCORE全模組化線材設計提供玩家快速組裝的便利性,安裝時只需因應需求裝置接線,輕巧體積,長度僅16cm,方便玩家靈活運用機殼內的空間。 XPG CYBERCORE白金牌電源供應器提供1000瓦及1300瓦兩種選擇,通過八項工業等級(OVP、UVP、OPP、SCP、OCP、OTP、SIP與NLO)的全面防護,並享有10年保固,讓玩家可以安心使用與更多選擇。即日起將於全球正式開賣。
-
迎廣發表InWin N127中直立式機殼,適合大眾玩家的電競機殼 Nebula無限延伸燈效系列
迎廣科技甫於月初的美國CES 電子消費展介紹升級版的1系列新成員 – 經典版127與Nebula燈效的N127,此款為大眾玩家設計的中直立式ATX 機殼今天正式上市。N127 面板藉由堆疊與折射,營造出的無限延伸視覺效果就如同浩瀚銀河的閃爍星光,而127面板簡單點綴ARGB 企業logo則為喜歡低調的消費者提供不同的選擇。兩款面板燈光均可以透過支援ARGB的主機板軟體 「星光」同步,或是單獨使用迎廣提供的ARGB 控制器,獨立控制燈效。N127/127 在創新的設計元素之外,也能同時滿足要求高品質的ATX、mATX 或 mini-ITX玩家們。 延續1系列架構,N127採用高品質鍍鋅鋼板為機身,側邊搭配標準蜂巢狀通風孔。新版本增加前面板濾網設計,能安裝6個風扇更優化整體的散熱表現。內部支援240mm與360mm水冷排安裝,可搭配Nebula系列的一體式水冷,更能確保安裝高效能CPU與顯卡的同時也能滿足散熱的需求。 燻黑的強化玻璃側板採用按鍵式的快拆設計,無需擔心螺絲遺失的同時還可加上鎖扣,保護內部系統配備。內部空間相比上一代,因為風扇架的位置轉向因此能支援更長的高階顯示卡達345mm。 升級版的多段式顯卡支撐架設計,更能避免長顯卡晃動與保護主機板插槽不變形。硬碟部分配置2個可同時相容2.5吋或3.5吋的硬碟架,而主機板架還可額外安裝2個2.5吋SSD。上置電源供應器空間則可容納長度到200mm 的電源。 N127出貨時後窗標配一顆PWM ARGB Luna AL120風扇,提供消費者內部ARGB的燈光選項,Luna 風扇的柔和燈光亦可與ARGB主機板同步。此外,上置I/O 配備了標準的2個USB 3.1 Gen1 Type-A、3.5mm HD影音插孔,以及1個最新的USB 3.2 Gen 2x2 Type-C 接頭,提供高達 20 Gbps的傳輸速度,也可搭配符合規格的周邊系統:直接式儲存系統(DAS) 、外接硬碟、外接顯卡塢等使用。在Nebula系列之外,也為喜歡低調的消費者們推出經典版127。除了面板採用的是低調ARGB 企業logo 點綴,內部無預裝風扇,讓使用者依據喜好自行配置。
-
CRYORIG LGA1700 散熱器扣具免費申請
或許會遲到, 但我們從未缺席, 為了照顧多年來支持的 CRYORIG 快睿的用戶玩家, 代理商視博通已將 Intel 12th LGA1700 升級扣具準備好了, 我們特別開放 2021/01/01 ~ 2022/01/31 這段期間內購買指定型號的 CRYORIG 快睿散熱器用戶玩家來進行免費申請的作業, 詳細辦法如下列說明, 只要符合申請資格均能申請, 也祝福大家虎年行大運. #圖= http://www.pcdiy.com.tw/assets/images/origin/614af74053a22dbbd0ddd024ceabd334.jpeg 另外自 2022/02/01 開始指定型號在各大經銷通路商與電商平台均已隨貨附上 LGA1700 對應扣具, 玩家們即可免掉申請流程, 即刻體驗 CRYORIG 散熱器的魅力, 享受 Intel 12th LGA1700 所帶來的極致性能. 凡在 2021/01/01 ~ 2022/01/31 期間內,購買 CRYORIG 快睿散熱器指定機種以及 Intel 12th LGA1700 CPU, 憑購買發票或購買證明 (須清楚顯示購買產品品名),在此表單登錄相關資料(缺一不可),即可免費獲得 CRYORIG 快睿 LGA1700 對應的升級扣具乙組。 #圖= http://www.pcdiy.com.tw/assets/images/origin/863227c87e91d724f1dea24a00cc06c9.jpeg LGA1700 KIT Type A ( 適用於 R1 Universal、R1 Ultimate、C1、H5 Universal、H5 Ultimate) LGA1700 KIT Type B ( 適用於 C7、C7 Cu、C7 G、C7 RGB) LGA1700 KIT Type C ( 適用於 H7 Quad Lumi、M9i、M9 Plus) LGA1700 KIT Type D ( 適用於 R5) Intel 12th Core i9 Series Intel 12th Core i7 Series Intel 12th Core i5 Series Intel 12th Core i3 Series Intel 12th Pentium Series Intel 12th Celeron Series A梯次: 2022/02/01~2022/02/28 完成登記且符合資格者, 將於 2022/03/15 後依序發放. B梯次: 2022/03/01~2022/03/31 完成登記且符合資格者, 將於 2022/04/15 後依序發放. 線上申請登錄網址:https://forms.gle/kX2SxaroEwpTCzJD6 另外, 我們亦有提供零售散熱器扣具, 歡迎大家至下列由我們視博通官方直營的蝦皮商成進行選購! 視博通官方直營蝦皮商城連結: https://sho.pe/3y5sdh
-
使用強大的 NZXT New H1,完美打造你的迷你電腦
電腦遊戲硬體與驅動軟體的領導品牌NZXT,今天宣布推出新款H1 直立式迷你機殼 – 能將您所選擇的零組件容納於可輕鬆組裝的系統中,並透過設計上的布局簡化安裝過程。 最新的 H1 與原始設計的理念相同,一樣擁有貼心的內置零組件和極小的佔地面積,且能容納更高階的部件,同時,更大的進氣孔也進一步改善散熱效果。 新的 H1 是一款整合式SFX機殼,配有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電源供應器和PCIe轉接卡—且都已預先安裝完成,使組裝電腦比以往更加容易。 隨附的組件以及增強的性能(冷卻改良、增加USB-A接口和更新的 PCIe Gen 4 轉接卡)為 H1 提供除了外型小巧以外的附加價值。 散熱方面,面板上較大的孔洞可增加氣流;外型上,更大的尺寸(從 13 L 增加到 15.6 L)可容納目前市面大多數NVIDIA和AMD的最新GPU,讓玩家可以擁有具備強大性能的小型機殼。 後排風扇讓顯示卡在最激烈的負載下仍能保持涼爽,內置電源也從650W升級到750W,為H1提供更多性能上的空間。 附加的風扇控制器讓玩家能透過NZXT CAM軟體自定義風扇曲線、監控電腦溫度及系統,並創建符合個人需求的獨特設置。 NZXT 從原先的H1機殼和社群玩家反饋中學到了很多,我們重新設計了原本H1的轉接卡,並採用訂製設計的PCB,也與新供應商緊密合作,採取更嚴格的QA流程,確保每個H1機殼都是高質量且高安全標準的。 新款NZXT H1 特色一覽 • 將尺寸從13L增加到15.6L,為最新的AMD和NVIDIA顯示卡騰出足夠的空間,並增強了散熱效果 • 前I/O增加一個額外的USB-A接口 • 透過NZXT CAM的風扇控制器,輕鬆控制RGB燈效和風扇曲線 • GPU隔間中的後方排氣風扇 • 改良的PCIe轉接卡,支持Gen 4 PCIe顯示卡 • 內建750W金牌電源 • 內建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預先佈局的連接線,可避免雜亂,讓玩家輕鬆理線 NZXT New H1正式上市日期與售價請洽台灣代理商:立光科技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0zFuZgxy4 廠商名稱:NZXT - 美商恩傑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廠商臉書粉專: 代理商名稱:立光科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臉書粉專: 代理商官方客服&維修LINE:@kronefans
-
電著虎嘯迎新年, 鎌刀無限伍闇黑版好禮雙重送
鐮刀無限伍闇黑版台灣製造、電著工藝技術獲得許多消費者的支持及喜愛, 去年雙十一購物節上網登錄贈送闇風丸風扇, 限量500組造成轟動,新的一年日本鐮刀再次延續購買無限伍闇黑版上網登錄贈送”KazeFlex120 Black 闇風丸”乙顆(市價:590含稅), 特別加碼響應 INTEL LGA1700 平台上市熱潮,即日起選購無限伍闇黑版, 即可免費獲得SCMK-1700B LGA1700套件 (市價: 399含稅), 各大經銷通路及電商平台同步開跑, 虎年好禮雙重送, 數量有限, 送完為止。 鎌刀無限伍闇黑版上網登錄直接送 NTD$590 闇風丸專用的 KazeFlex120 Black 1500RPM PWM 風扇 . 凡在指定活動期間內,購買 無限伍闇黑版,憑購買發票 (須清楚顯示購買產品品名),在此表單登錄相關資料,即可獲得價值 $590 鎌刀闇風丸KazeFlex120 Black 1500RPM PWM 風扇乙顆。 2022/01/01 (六) ~ 2022/02/28 (一) 最後限量 200 組, 送完為止 (備取10名) 共有兩個梯次發送, 2022/02/10 以及 2022/03/10 依符合資格名單依序每月月底結算後的次月10號統一發送 因應 Intel LGA1700 平台上市, 即日起購買無限伍闇黑版, 立即獲得 LGA1700 MOUNTING KIT REV.B (SCMK-1700B) 升級扣具, 免上網註冊登記, 現場直接帶走,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各大經銷通路及電商平台同步開跑.
-
Sapphire NITRO+ S360-A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老字號顯卡廠跨界強勢進入散熱器市場!
在全球晶片供應吃緊的狀態下,製造商們也正遭遇了無料件可生產的窘境,為了另闢財源,試著開發新的產品路線就成為許多廠商們的選擇,像是一直以AMD顯示卡聞名Sapphire(藍寶科技)便決要來給它斜槓一下,利用長期在解決顯示卡散熱上所累積的經驗進行移植,推出了自家首款一體式水冷"NITRO+ S360-A",做為Sapphire初試啼聲的產品,在設計與表現上是否有其獨到之處呢?以下就讓小編實際帶大家開箱體驗吧! NITRO+ S360-A在外觀設計上的第一眼會讓人覺得帶有相當的工業元素,尤其是水冷頭頂部那如同鋼管設計的金屬管路,但這部分其實只是裝飾,實際上內部並不會導引水流,官方表示這個外型是以「蜘蛛」做為靈感來源,所以細看的話,可以發現這些管路恰巧就是從中央的位置放射出八條路線,配合Sapphire的「惡魔」RGB商標,細看之後確實會給人宛若一隻蜘蛛正攀附在水冷頭的感覺。 在內部的設計上,NITRO+ S360-A使用Asetek第7代設計方案,能夠藉由感應CPU負載和管路水溫的方式,自動調整幫浦轉速(800~2800 RPM),提供更為穩定耐久的使用體驗。 而且比較難得的是,Nitro+ S360-A在將所有的連接線路都集中在水冷頭的前提下,體積僅76.22x72.8x59.18mm,可說是控制的相當得宜,不像部分同樣設計的產品達到80mm以上,略為縮小的體積也代表組裝時較不容易發生與記憶體、顯示卡發生搶位的情況,不過體積縮小的代價就是水冷頭不具備旋轉功能,算是比較可惜的地方。(小編期待下一代或是未來小改款的推出XDD) 另外有一個需要稍加留意的地方,水冷頭一共有兩組與主機板相連的風扇接頭,必須要兩個都接上水冷才能正常運作,其中帶有「CPU標籤」負責控制水冷排上的風扇,需要插在主機板上的CPU_FAN上,而「沒有標籤」的則是負責水冷頭馬達,原則上是允許插在任何一個風扇插槽的。 講到風扇,Nitro+ S360-A附贈的三組120mm的ARGB風扇也很有特色,用上從自家顯卡產品取經而移植過來的特製「混合式風扇葉片」,藉由將高密度的12片風扇葉與外輪相連,讓其能夠同時兼具軸流風扇的安靜與離心風扇的高風壓特色,從而創造出更為集中的氣流,配合雙滾珠軸承最高能來到2,400 RPM的高速運轉,官方表示其解熱能力將比傳統方案還要強上4°C,並減少5 dBA的噪音,將高速運轉的聲音控制在36.2dBA。 除了自家技術的風扇葉片設計,Nitro+ S360-A的風扇在線路的規劃上也有自己的一套見解,官方選擇使用專屬的5 Pin接頭,讓RGB和風扇排線可以整併為一條,減少RGB風扇常見的線材凌亂問題,官方亦提供專屬轉接線材來將三組風扇統一連接到水冷頭。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Nitro+ S360-A的風扇連接是有「順序」的,每一組風扇和傳接線接頭都有「對應編號」,玩家要依照相同的編號標記來進行組裝,才能確保風扇和RGB能夠正常控制,這點和多數產品走無順序安裝的方式是較為不同的地方。 開箱完外觀之後,輪到上機來看看最重要的散熱表現,做為一款360mm尺寸的水冷,目標當然是要能夠應付消費市場各種高階的處理器,故本次出動的是現在發熱大魔王:Intel Core i9-12900KF。 小編使用AIDA64 Extreme來進行壓力測試,在期間全程開啟FPU選項,此選項會讓處理器導入AVX指令集運算,使得整體的負載暴增,相對的也會將發熱提升到另一個境界,以此考驗水冷是否有能力承受極端應用場合。 在經過1個半小時的燒機後,Nitro+ S360-A沒有讓處理器發生過熱降頻的現象,從AIDA64 Extreme紀錄的圖表來看,處理器的核心溫度被控制在75度以內,表面溫度則落在60度出頭上下,整體表現相當良好。 做為Sapphire第一次跨界的一體式水冷產品,這款NITRO+ S360-A展現出了官方對於安裝便利性上的獨到巧思,像是在不大幅增加水冷頭尺寸的前提下,盡可能集中連接排線;又或是減少風扇的排線數量來減少組裝的負擔等。 同時引用自顯示卡散熱「混合式風扇葉片」也讓水冷在效能表現上具備相當的水準,能夠在高壓的測試條件下長時間穩定控制Core i9-12900K不發生過熱,證明了自家在散熱解決方案上技術實力,畢竟要顯示卡晶片的功耗和熱量可比處理器要兇猛多了,Sapphire既然有能力克服顯卡的發熱,處理器又有什麼好畏懼的呢!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美商恩傑 NZXT KRAKEN Z63 RGB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純白體電競品與RGB燈效的完美搭配!
NZXT的KRAKEN一體式水冷系列,以簡約風格、強勁散熱一直為玩家所熟知與喜愛,而現階段電腦零組件中電競類的白色產品,相比喜愛黑色陣營的玩家們,說起來其實更死忠一些,當然,白色類的電競周邊產品,也一直是NZXT一直孜孜不怠研發的項目之一,好比去年中加入AMD主機板行列的N7 B550就是頗受玩家青睞的一款版本。 而本次小編所介紹的NZXT KRAKEN Z63 RGB,眼尖的玩家們可能已經發現了,在2020年時,KRAKEN Z63的無印版本早已出爐,站上也有相關開箱文,今次NZXT賦予Z63一個RGB詞綴,為的就是向各位隆重介紹白色版本的KRAKEN Z63,白色控玩家們大概又要失心瘋了。(笑) 首先我們得知道,KRAKEN Z63的RGB詞綴賦予,並不與顯卡類的Ti、Super、XT那種詞綴相同,在外部散熱模組的規格上,其實與無印版的Z63大同小異,說起來最大的差異應該就是外觀了,但一些參數還是有經過調整,比方風扇平均轉速與進風量等等,讓上下限的落差區間變得更小;此外,隨著LGA 1700腳位與12代處理器的登場,KRAKEN Z63 RGB在更換支架之後,也一樣能夠支援。 前面小編有提及,KRAKEN Z63 RGB的規格基本與無印版無異,因此水冷泵浦當然也是採用第7代ASETEK,轉速也一樣為800至2,800 ± 300 RPM;而水冷頭整體尺寸為直徑79mm、高52mm左右,採消光白色霧面設計,配合鋁製扣具、以及具備24-bit全彩、650 cd/m²亮度的2.36吋圓形LCD螢幕,看起來相當優雅,當然,玩家們透過NZXT CAM所能設定的項目也基本和無印版相同。 水冷排方面,NZXT以型號十位數來代表水冷排尺寸(5對應240mm、6對應280mm、7對應360mm),因此KRAKEN Z63 RGB為1組280mm一體式水冷,而風扇配置也是與無印版差異最大的地方,無印版配置的是2顆140mm的Aer P靜音風扇,而KRAKEN Z63 RGB則是採用2組AER RGB 2 140mm風扇,替主機空間增添更多的魔幻感。 當然,風扇配置的不同,在轉速參數上也就會有不同,AER RGB 2 140mm風扇轉速為500 - 1,500 ± 300RPM、風量為30.39 - 91.19 CFM、風壓0.17 - 1.52 mm-H₂O、音量則為22 - 33 dBA,與Aer P靜音風扇有不小的差異;安裝方式也與無印版相同,透過短線連接,可以減少雜亂的排線走線,整線時不僅更加迅速,也能更加美觀。(短線安裝方式可參考NZXT KRAKEN X53 RGB開箱) 雖說在規格上,KRAKEN Z63 RGB與無印版並沒有太大區別,但風扇型號不同,所以轉速風量那些的參數也不太一樣,因此小編還是作了一點基本測試,若想知道無印版的測試結果,玩家們可以透過前文的傳送門連結過去看看。 散熱器:NZXT KRAKEN Z63 RGB 主機板:ROG Strix B660-A Gaming Wifi D4 處理器:Intel Core i5-12400 記憶體:XPG SPECTRIX D50 DDR4-3200 8Gx2 顯示卡:MSI RTX 3060 Gaming X Trio 12GB SSD:SP US70 PCIe 4.0 1TB M.2 SSD 這邊要注意的是Intel i9-12400處理器,基礎TDP只需要65W,上限也僅有117W,功耗相當平易近人,而透過AIDA64的CPU溫度記錄報告中可以發現,NZXT KRAKEN Z63 RGB在與Intel i9-12400配合之下,全速運轉的CPU內部溫度,基本維持都在71度左右浮動,不難發現KRAKEN Z63 RGB掌控溫度的功力。 與無印版一樣,2.36吋的LCD螢幕,可透過NZXT CAM應用程式中作多項調整,也可即時監控主機與KRAKEN Z63 RGB狀態,當然也可以調整KRAKEN Z63 RGB的運作模式,有效能、靜音、固定3種內建模式;LCD螢幕上也有許多資訊可以作調整,可顯示CPU與GPU溫度、負載、時脈,AER RGB 2風扇所呈現的RGB燈效也可以更換,無論是動態效果或是顏色搭配都沒問題。 是不是以為接在純白的KRAKEN Z63 RGB之後,這顆NZXT C750 Bronze電供也會是純白的呢?白色控玩家別想太美了(笑),目前NZXT的產品線當中,還沒有發現白色設計的電源供應器,但依據NZXT近年來對白色電競周邊的產出來看,白色電供的問世也是指日可待。 NZXT C系列的電源供應器,根據詞綴不同,還分有Bronze銅牌與Gold金牌系列,本次小編所要介紹的為NZXT C750 Bronze為750W電源供應器,依據瓦數的不同,還有C550 Bronze、NZXT C650 Bronze共3種型號。 NZXT C750 Bronze在外觀上相當簡約,採用典型的四方盒外型,體積為150 x 140 x 86 (mm),印有型號那一面配有曲線設計,搭配消光黑霧面、以及表層磨砂處理,精密的工業風格中還帶有點粗獷感;此外,在彩盒背面上可以發現NZXT C750 Bronze具備了80 Plus Bronze認證。 在模組插槽方面,NZXT C750 Bronze提供了3組SATA、1組CPU、2組PCIe,玩家可依據自身需求擴充排線,而Bronze銅牌系列皆為半模組電供,並預先設置了3組模組插座,包含1組4+4-pin CPU、2組6+2-pin PCIe、1組24-pin ATX;隨附線材方面,也有2條4+4-Pin CPU排線、3條6+2-pin PCIe排線、以及2條SATA排線。 對於外貿協會的一大票會員來說,組裝主機所需的外觀顏值肯定不能少,當然也要兼顧性能,但黑與紅配色佔據了大半片電競品江山,白色電競周邊就變得更加獨特、更具風格,而NZXT KRAKEN Z63 RGB在與無印版的比較之下,外型設計更加細緻,機身上各個機件純白配色也是搭配得相當合宜,雖說價格不俗,比無印版來得小貴一些,但能夠獲得與眾不同的電競環境,在按下開機鍵的那個時刻,透明主機櫥窗所映造出的雪白場景,以及快速轉動的RGB燈效所營造的魔幻感,怎麼想都讓人心情愉悅,保持好心情進入虛擬戰場,不就是必勝的前置條件嗎? 廠商名稱:NZXT - 美商恩傑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廠商臉書粉專: 代理商名稱:立光科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臉書粉專: 代理商官方客服&維修LINE:@kronefans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Intel Laminar RM1散熱器壓力測試曝光,搭配Core i5-12400最高溫達73°C
隨著Intel 12代Alder Lake非K版處理器即將來臨,相關消息也逐漸被各方大神們一一曝光,相信各位都已經知道由於12代採用LGA1700腳位,不僅與前代處理器不相容,散熱器也因為孔位設計改變,舊散熱器需要透過新扣具才能完整支援,因此Intel也準備更新自家的散熱器,推出全新Laminar系列,在先前就有不少外觀照流出,而近期更是有中國大神提前拿到了RM1的工程樣品並上機實測效能。 從外觀上來看,可以完全確定RM1四周的鰭片造型是塑膠材質,並非最早期猜測的金屬鰭片,所以實際上並沒有散熱效果,推測可能為導流或是純粹造型設計,而原本認為的藍色外圈是LED燈效,事實上就只是單純的造型,並沒有任何燈效,唯一較讓人較為驚豔的大概就是與處理器接觸的部分採用了銅材質。 其安裝方式依然是與舊款相同,直接按壓扣上即可,而根據先前曝光的PDF資料,RM1應該會對應非K版的i7、i5、i3,該大神也實際拿了還未發佈的Core i5-12400來壓力測試。 據表示,該處理器最高功耗約在80W上下,而實際上機RM1在一般情況下轉速約在1300RPM,透過AIDA64 Stress FPU壓力測試CPU溫度最高來到了73°C左右,風扇轉速來到3100RPM,以CPU來說最高73°C算是可接受範圍,代表玩家屆時購入這顆CPU除非相當重視溫度、噪音表現,不然原廠這組RM1已經夠用。 不過要知道這只是6C/12T的i5-12400,若是i7的話溫度很可能會再提升,假設溫度來到至80°C以上或許就會有不少玩家受不了直上塔扇或水冷了XD,至於i9的話就是得用更高階的RH1來壓制,小編也很好奇最高階的Intel散熱器效能究竟如何。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ROG RYUJIN II 360一體式水冷開箱,真的潮到出水、業界最大3.5吋大螢幕與貓頭鷹Noctua風扇!
新的Intel第12代處理器效能表現極為強勁,從市場的買氣上也能看出不少玩家不是已經砸錢,就是開始籌錢想要組台新機好過年,不過與效能成正比的還有那燒燙燙的溫度,自然得用上一組好的水冷,才能好好發揮處理器的完整性能。 此外,對於已經下定決心要砸大錢的玩家來說,除了效能外,也需有對等頭與外觀來襯托主機的尊爵不凡,而在這其中,大家熟知的電競品牌ROG便找了風扇界的名牌Noctua(貓頭鷹)合作,打造出了在規格上話題性十足的RYUJIN II 360一體式水冷,到底兩大潮排聯手的威力有沒有比強?就讓我們即刻來開箱見真章吧! 身為一款旗艦級的AIO水冷,在水冷頭上配置一塊LCD螢幕已是業界中基本中的基本,但不得不說RYUJIN II 360在這塊螢幕的設計上可是用盡了各種巧思,光是尺寸就達3.5吋(解析度為:320x240,114DPI),是目前業界最大的水冷頭螢幕!讓玩家有廣闊的視野是去顯示諸如系統負載資訊、照片、動態圖片,乃至於播放影片都沒有問題。 然而也因為尺寸實在太大,造成水冷頭會直接遮擋到下方安裝扣具,「一般狀態」下無法用螺絲起子進行固定,為此ROG團隊想到一個想當奇特的方式,就是整塊螢幕與USB電路全部集合到「磁吸式」外蓋上,只要稍微用力一拉就能將水冷頭上蓋拔起,沒了外蓋的水冷頭也就會直接瘦上一圈,自然也就能輕鬆的扣具鎖上。 除了可拆卸的上蓋外,水冷頭本體也是大有玄機,為了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RYUJIN II 360直接塞入一顆60mm的風扇,能夠以最高4,800 RPM的速度帶動19.41 cfm的風流和3.23mm的風壓,不光能夠為水冷馬達提供更直接的熱量交換,還能帶動CPU周圍如M.2 SSD、MOSFET的空氣流動,為主機創造更好的使用環境。 此外在看不見的水冷頭內部,RYUJIN II 360採用的是第7代的Astek水冷幫浦,並換上了壽命更長、更耐磨損陶瓷軸心和軸承,在基礎狀態下能夠以800~2,800 RPM進行運轉,且可在水溫達到60度的時候,進一步超頻到3,600 RPM來加大水流的速度,配合比上一代更為緻密的散熱鰭片,讓CPU熱量的傳導效率能夠再提升30%。 另一頭在負責排出熱量的水冷排與風扇的部分,RYUJIN II 360的3顆120mm風扇為NOCTUA貓頭鷹出品的NF-F12 iPPC-2000 PWM,這個型號的風扇是為NOCTUA的工業級產品,風扇葉片和框架使用強化聚烯胺脂製成,有著堅固耐用的特性,還能夠承受140攝氏度的高溫,並通過了IP52防水防塵認證,能夠承受高粉塵的環境之餘,也能抵擋水珠的低落,提供更可靠的耐用性。 細部規格上,NF-F12 iPPC-2000 PWM採用SSO2磁穩軸承,內部採六接頭的三相電機,能夠幫助幫助平穩運轉、減少震動,單顆風扇的最大轉速則為2000 RPM,能夠產生71.6 cfm的氣流和3.94 mm的風壓,且在噪音上維持著NOCTUA的傑出水準,僅29.7 dBA,依照小編日常白天在辦公室使用的場合,即使是在高壓環境下,也鮮少會察覺到風扇的風切聲,表現真的相當出色。 在最後的整套水冷組裝的部分,RYUJIN II 360也有自己的一套獨特見解,對於一款要價近萬元的旗艦產品來說,使用傳統的三叉線材串接風扇太遜了,ROG直接奉上一組信仰滿滿的「AIO風扇控制器」,提供4組風扇接頭和4組ARGB接頭,且比較特別的是,控制器本身是透過一條Micro USB進行風扇控制,所以設備不需要占用主機板上風扇插槽,再加上本身額外提供的擴充空間,緩解高階主機有時可能得面對安裝的風扇與RGB設備太多,造成插槽不足的問題。 旗艦級的水冷自然要用最高級的處理器來伺候,所以小編用上了Core i9-12900K在AIDA64 Extreme中進行一個小時的燒機測試,而且為了考驗水冷的極限溫控表現,還開啟會用上AVX指令集的FPU功能,這個選項一旦開啟,會讓CPU的負載暴增到另一個新境界,甚至讓部分同樣是360mm尺寸的水冷都無法招架而可能出現降頻,使用尺寸更小的水冷更會發生直接過熱關機。 不過RYUJIN II 360在這邊的表現倒是相當出色,根據記錄到的結果,CPU的表面溫度被成功的壓制在65度上下,核心的部分則是在80度內,距離Intel處理器的100度核心保護還有一段距離,代表玩家即使在極限狀態下,還能有一定程度的超頻空間。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Intel 12代Alder Lake專屬散熱器Laminar RM1無碼清晰照曝光
相信各位知道Intel 12代Alder Lake處理器在腳位改為LGA1700下,散熱器鎖孔也有些微的改變,以至於目前一些較舊的散熱器產品需要透過新扣具才能完整支援12代處理器。 這也代表目前Intel原廠的那顆小小的散熱器勢必無法直上12代,雖說目前12代是可超頻的K版本先行,這些處理器在功耗、溫度上都相當可觀,要靠著原廠散熱器壓制本來就不太可能,也沒人想冒這個風險,絕大部分玩家肯定是直上塔扇或是水冷,所以原廠在K版處理器上早就不附散熱器。 不過原廠散熱器還是可以搭配非K版、Pentium、Celeron等,而關於12代Intel原廠散熱器,Intel似乎是打算推出新的版本名為Laminar RH1、RM1、RS1,早在幾個月前就有流出,外觀上變化幅度還不小,近日推特網友@momomo_us與外媒更是曝光了其中RM1的清晰照。 從這次曝光照來看,RM1整體造型與先前流出的照片一致,不過仔細看可以發現,原本看似包覆整個風扇的散熱鰭片,似乎不是金屬材質,而只是半透明塑膠,可能單純只是造型而已,沒有散熱效果,而在風扇外還有個藍色圓圈,還看不太出來是否為燈效還是單純的塗裝。 這組RM1散熱器沒意外將對應非K版i7、i5、i3,而在他之上還有個對應i9的RH1,同樣為下吹式散熱,但高度更高並且帶有燈效,另外就是低階版本的RS1,與RM1相當類似但沒有任何塗裝或燈效,對應Pentium、Celeron,不管如何,這些新版散熱器的散熱效能看來只有最高階的RH1可以稍微期待,但效果對i9來說應該也頂多只是堪用而已。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ANTEC TORQUE魅影視覺系機殼開箱,安鈦克戰鬥機俯衝攻擊概念電競機箱新登場!
- 海韻Seasonic X-650 650W實測開箱,80 PLUS GOLD金牌認證電源供應器中的優質精品!
- 全漢FSP Hydro PT皇鈦極V 750W實測開箱,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電源供應器!
- 聯力LIAN LI PC-Q17開箱組裝,實機安裝大作戰!
- 迎廣InWin 805 ∞ Infinity重裝上陣,電腦精品機殼中的頂尖之作!
- 華碩ROG Z11 ITX電競級機殼開箱DIY,大顯卡也照吃不誤、專為挑戰極限而生!
- 史上最強裸測機殼,聯力LIAN LI PC-T80裸測架!
- 安耐美ENERMAX Revolution X't II 550W金緻冰核二代實測開箱,80PLUS金牌半模組電源供應器優質精品!
- be quiet!電源供應器爆假貨,引爆了鍵盤大戰!
- 海韻Seasonic Snow Silent 750 750W實測開箱,台灣品牌電源供應器中的經典之作!
- 迎廣InWin 805 ∞ Infinity開箱實裝,史上最強炫光透側機殼!